首页 > 家居用品 > 知识 > 马王堆出土的日用品有哪些,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马王堆出土的日用品有哪些,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5-20 12:30:43 编辑:日用商品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和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 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

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2,马王堆当时出土了几件素纱衣

1972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文物中有一件素纱襌衣,这件纱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仅重48克,还不到一两,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可以说是清若烟雾、薄如蝉翼。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7/09-12/1024325.shtmlhttp://www.eku.cc/xzy/sctx/117542.htm
襌,也写作褝,音dān,《说文解字》:衣而无里,谓之襌。是单衣的意思。经常被误写为“禅”,1972年在中国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 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只有一件,不过相当精美,重量相当轻.就连现在的技术也很难达到!
就一件
http://vipftp.eku.cc/vrw/sc/sctx/704233288154.jpg你看看这么大的衣服,可能放在火柴盒里吗?再轻再薄,它表面积摆在那里,就是那么大一张纸,也放不进去啊,你们老师说话太不负责任了
我国科学家与国外专家对这件素纱衣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仿制,但历经10年,仿制了一件,但重量达52克,比原来的还重4克

马王堆当时出土了几件素纱衣

3,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马王堆出土的宝物达6000-7000件之多 不知道你现在在哪里! 如果在湖南长沙的话 就可以到省博物管去看看啊 马王堆里面出土的东西都在里面 里面有绢、绮、罗、纱、锦 还有那各种好看的漆器 还有很多的生活用具 建议你有机会的话去湖南省博物管看看哦!
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的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和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 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
最珍贵最稀奇的千年不腐女尸 以及大量的陪葬品
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挖掘出土。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部分关节可以活动,软组织尚有弹性,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它既不同于木乃伊,又不同于尸腊和泥炭鞣尸。是一具特殊类型的尸体,是防腐学上的奇迹,震惊世界,吸引不少学者、游人观光。女尸经解剖后,躯体和内脏器官均陈列在一间特殊设计的地下室内。  马王堆三座汉墓共出土珍贵文物3000多件,绝大多数保存完好。其中五百多件各种漆器,制作精致,纹饰华丽,光泽如新。珍贵的是一号墓的大量丝织品,保护完好。品种众多,有绢、绮、罗、纱、锦等。有一件素纱禅衣,轻若烟雾,薄如蝉翼,该衣长1.28米,且有长袖,重量仅49克,织造技巧之高超,真是天工巧夺。出土的帛画,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描写当时现实生活的大型作品。还有彩俑、乐器、兵器、印章、帛书等珍品。   一号汉墓的彩绘漆棺,色泽如新,棺面漆绘的流云漫卷,形态诡谲的动物和神怪,体态生动,活灵活现,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三号墓出土的10多万字的大批帛书,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献资料。帛书的内容涉及古代哲学、历史、和科学技术许多方面。经整理,共有28种书籍,12万多字。另外还有几册图籍,大部分都是失传的佚书。二号汉墓出土的地形图,其绘制技术及其所标示的位置与现代地图大体近似,先后在美国、日本、波兰等国展出,评价极高,誉为“惊人的发现”。
一个叫辛锥的汉代女尸还有大量古代衣服

马王堆都出什么宝物了

4,马王堆出土了什么东东啊

长沙马王堆汉墓之谜旅游者来到长沙,除了要登上岳麓山,一览周围景色之外,大都要去马王堆汉墓及其博物馆转上一遭,去看一看一号汉墓出土而不腐的古代女尸,以及三号墓室所展现的隆重场面。围绕着这两个古墓,有个值得探究的谜。 古尸不腐的奥秘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在我国的考古界算得上惊人的发现,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时隔2000多年,墓室的女主人――一位贵夫人的尸体以及葬具和附葬品,都保存得格外完好,特别是女尸,在刚刚发掘出来时,皮肤还有弹性。这几乎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那么,古人是采用何种办法,从而使古尸保存得这样完好呢? 经过分析、研究,人们似乎发现了这样几个原因。 首先是近似真空的墓室条件。墓室筑在深达16米以下处,上面还有底经50-60米,高20多米的大封土堆,不透气,不渗水,封闭极严。而尸体又殓入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棺椁之中棺椁四周采用粘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吸湿性很强的木炭填实。这层层“关卡”,使得水与空气的浸蚀无能为力,从而造成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独特环境,近于真空或即是真空。 其二,是人们在棺椁中发现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这种夜体无疑具有防腐的作用,是入葬时特意注入的防腐剂,这种特殊的防腐剂,可以杀死随着尸体和随葬品入葬进附带的细菌。在我国古代的药物书中就有关于防腐剂的记载。但是,这种红色液体究竟是由哪些物质所构成,至今还是个未知数。 其三,在墓室密封之后,不但可消除外界光线、温度、湿度等对于葬具、随葬品和尸体的损害,而且在墓室里形成了恒温和相对稳定的湿度,使整个墓室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之中。更绝妙的是,当初发掘的时候,人们用探铲往墓室里打洞,结果从里面喷出了很强的气流。这种气流的急剧喷出,说明墓室内的大气压高于墓室外面。这种气流是由于开始下葬时带进去的细菌的作用所产生的沼气,沼气的积聚达到饱和,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饱和的沼气对于细菌有杀伤作用,而高压也同样使细菌无法生存,这与充气罐头的杀菌道理是一样的。 此外,人们还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原因,说起来也都不无道理。但到目前为止,对于棺葬中的红色液体究竟为何物,却无人能辨析出来,不知这一奇异的谜何时才能解开。
马王堆汉墓两千多年来从未被盗,保存完好,因此出土了大量的文物,特别是一号墓出土的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及三号墓出土的大量帛书文献,为西汉初期历史考证提供了翔实的资料,震惊了世界。出土时,一号墓由于用白膏泥密封好,因此女尸历经二千年仍保存完好,被发现时,曾有气体喷出燃烧,但由于没及时收集气体,不知具体成份,成了千年女湿尸仍保存完好的难解之谜。 女尸 从最早发掘的一号墓中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据考证为利苍的妻子辛追,年龄约五十岁左右,出土时软组织有弹性,关节能活动,血管清晰可见,为世界考古史上前所未见的不腐湿尸,此后将此类古尸命名为马王堆尸。尸体经湖南医学院专家解剖后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长期向游客开放,已经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数千万计的游客。 漆器 一号墓出土了大量陪葬用漆器,如杯、盘、化妆盒等,杯盘内底上写有“君幸食”、“君幸酒”字样,外表光亮如新,足见汉初漆器制造工业之精。有的学者认为,这些漆器应该是当时由四川生产的。 帛画 主条目: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 一号墓内棺覆盖了一幅精美的t型帛画,画面上中下三部分分别表现了天上、人间与地下的场景,体现了当地的传统习俗,学者们最初认为这幅帛画的作用是接引死者走向天国,但因为后来发现此观念在当时仍不算普及,反而可能是根据当地传统习俗招魂仪式所做,希望死者死后灵魂不会消散。 马王堆帛书 主条目:马王堆帛书 在三号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帛书,其中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其中《易》与《老子》都与今本有较大的区别,被认为是这些书正式定本之前流行的传抄版本之一,大量的方术文献有助于了解汉初的占卜、星相、医术、房中术等内容。帛书的字体接近于汉隶,而别具一格,被书界称为“马王堆体”。

5,马王堆出土了哪些宝贝

但考古发现,尤其是举世瞩目的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较为集中而全面地反映了汉代湖南长沙地区的经济、文化面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手工业品虽不能说全是长沙地区所产,但从其工艺风格与当时中原等地区迥异这一点来看,也不能否定有相当多是当地产品。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品类齐全、巧夺天工的丝织品,代表着西汉前期长沙地区的纺织工艺水平。重仅49克的素纱掸衣,其工艺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素纱是经纬加拈,密度稀疏呈方孔平纹组织。其经纬拈度,每米为2500—3000回,已接近目前电拈丝每米3500回之数;其经纬丝纤度为10.2一11.3旦尼尔,和近代缫出的最精细的纤度相当。另一件出土的绒圈锦,经纺织部门测定,底经是由10粒茧子组成的16.9旦尼尔的一根生丝,地纬是由17粒茧子组成的30.8旦尼尔的一根生丝,这说明当时能根据蚕丝纤维的粗细来搭配蚕茧的个数,缫出丝织物品种所需要的生丝纤度。完全有理由认为,当时的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完备的缫丝技术,是长沙地区缫丝技术高度发展的结果   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质地和织造结构各不相同的多品种丝织物,如绢、绡、缣、绮、锦、纱、罗、绦等。其结构主要有平纹、斜纹和罗纹3种。如绮,是一种素色平纹提花织物,并往往织成菱形图案,称为菱纹绮;锦是一种经线提花的重经双面织物,在出土的丝织物中,织造工艺最为复杂的是绒圈织锦,它是3根经线提花并起绒圈的经四重组织,其经密度每厘米44—56根,包括4组经丝、印地纹经I、地纹经和底经,以及较粗的绒圈经,共176—224根,总经根数达8800——11200根。这说明,当时已使用双经轴机构和“假织纬”的方法,使几何纹的绒圈具有丰满华丽的立体效果。在墓内的随葬物中,绒圈绵被用作丝绵袍的领、袖缘、衣带、香囊和镜衣底巾以及几巾等,纺织品研究专家认为,这是后世漳绒和天鹅绒的前身。绦是一种丝织花带,出土的“千金绦”十分精美,带宽0.9厘米,纵面分隔成3行,中间白地织绛红色与白色相间的“千金”2字,色彩对比强烈,构思新颖。另外,出土的苎麻布也反映了当时长沙地区的麻纺织技术水平。据测定,这种麻布经纱支数为135——151公支,纬纱支数161—209公支,“似乎达到了难以置信的程度”,就是后世要织出这种高支度的麻纱,也一定要具有高超的纺纱技艺,“才能达到这种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效果。从出土的精美丝麻织物看,研究者们认为,当时已经有了提花束的装置一镊,最低限度也有了平放式的和斜卧式的织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刺绣、印花也不少,反映出当时长沙地区刺绣和印染工艺的发达。刺绣品主要有茱萸纹绣、“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和方棋纹绣等。针法一般采用锁绣法,又分开口与闭口两种。针法细腻流畅,粗细线条结合,明纹暗纹结合,花纹瑰丽奇待。“这种精湛的刺绣工艺应视为当今湘绣的渊源”。印花织物更是光彩夺目,丰富多采。其色谱有朱红、深红、茜红、深棕、浅棕、深黄、浅黄、天青、藏青、蓝黑、浅蓝、紫绿、黑、银灰、粉白、棕灰、黑灰等20余种。主要矿物染料为朱砂、绢云母等,植物染料主要是茜草和靛蓝等。这说明当时已掌握使用各种染料并配以各种颜色的方法。在印花技术上,已应用套版印花,所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是我国第一次发现的3套版印花纱。特别是1号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古代印花丝织实物,它是印花和彩绘相结合的高级印花纱,代表着当时高超的印花技术。 西汉长沙地区的漆器业在楚国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是我国古代漆器业的鼎盛时期,漆器在当时已成为主要的生活器具,直到瓷器大量出现,其地位才被逐渐取代。马王堆汉墓共出土700多件精美漆器,出土之集中、数量之大,均为我国之最,充分体现出西汉前期长沙地区漆器业的发达。出土漆器的类型主要有鼎、盒、壶、钫、卮、勺、匕、耳杯、盘、奁、案、杯具盒等,其中以耳杯和盘为大宗。漆器绝大多为木胎,花纹以几何图案为多,少量有花草纹和写生动物纹。花纹的绘制方法主要使用了漆绘、油彩和锥画。有的还使用了“堆漆”技艺。1号墓的九子奁以金箔为底,再施彩绘,被视为平脱技法的前身。   马王堆汉墓虽然没有瓷器出土,但它出士的大量陶器,无论是品种,还是制陶技术,都大大超过战国时代,而且印纹硬陶已施加了褐色和黄绿色的釉,这是由陶器向瓷器转化的重要一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东汉时代长沙地区有较多瓷器出现,就已是顺理之事了。此外,马王堆汉墓还出土了大批盛装食物、丝帛、中药、香料和衣物的竹筒、竹箱等竹编制品,竹蔑均匀光滑,编织相当精致,
宝贝可多了,最珍贵的就是那具千年女尸
http://www.phototime.cn/photo.php?act=tuzu&step=tuzu&sid=37003 这有所有出土文物图片
你去这里看看 http://bbs.86516.com/viewthread.php?tid=1368266 就知道了
文章TAG:马王堆出土日用日用品马王堆出土的日用品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

家居用品排行榜推荐